> 文章列表 > “秋宵独坐情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秋宵独坐情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秋宵独坐情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秋宵独坐情”出自明代张含的《秋夜》。

“秋宵独坐情”全诗

《秋夜》

明代 张含

霜雁孤鸣际,秋宵独坐情。

隙风微烛焰,寒雨翳钟声。

六十无官职诗书有弟兄。

雕虫真末技,潦倒负平生。

《秋夜》张含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诗词:《秋夜》

朝代:明代

作者:张含

霜雁孤鸣际,

秋宵独坐情。

隙风微烛焰,

寒雨翳钟声。

六十无官职,

诗书有弟兄。

雕虫真末技,

潦倒负平生。

中文译文:

秋天的夜晚,

寒冷的雁儿独自鸣叫,

我独自一人坐在屋里。

微弱的风从门缝中吹过,

烛火摇曳不定,

寒雨淅沥声似钟鸣。

我已经六十岁了,没有官职,

但我有我的诗书和朋友。

我虽然只是雕虫小技,

但我一生都过得颓废无为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晚年孤独而悲凉的氛围。诗人张含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,他坐在屋子里,听到孤雁的鸣叫声。夜晚的寒冷和孤寂感在诗中得到了体现。他描述了微弱的风从门缝中吹进来,烛火摇曳不定,寒雨淅沥声如钟鸣。这些描写增强了诗中的凄凉和无助感。

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六十岁的无官之人,他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。尽管没有官职,但他有他的诗书和朋友。他自称为\"雕虫小技\",这是在自谦自己的才华不高,认为自己只是在琐碎的技艺上下了一些功夫。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对自己平庸生活的失望和懊悔。

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、寒冷的情景以及主人公的内心痛苦,表达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力感。诗人张含以简洁凄美的语言,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情。这首诗意味深长,让人感叹生活的苦难和无奈,也唤起了对平凡人生的思考。